11月30日晚,法国和突尼斯的比赛中,格列兹曼在补时阶段打入一球,为法国队扳平比分,主裁判在吹响终场哨后去场边观看视频助理裁判(VAR),取消了格列兹曼的进球,原因是越位。

本届世界杯赛场上,从揭幕战开场第3分钟厄瓜多尔的进球被判无效,到不敌沙特一战上半场13分钟内阿根廷被连续吹掉3球,再到日本爆冷战胜德国哈弗茨白白庆祝攻入本队第二球,还有法国队临近终场,进球被判越位……作为VAR的“魔法加持”,首次登上世界杯舞台的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(SAOT),在多场关键比赛里成为主角,抢了球员与裁判的风头。

4年前的俄罗斯世界杯上,首次引入VAR就曾引发热议。4年后,在前者基础上延伸出来的SAOT,再次掀起一场关于足球魅力的争论,有球迷就调侃称:“越位”才是本届世界杯的主角。

有人说,正如这项技术名称中的“半自动”所言,科技的引入并不意味着会削弱裁判员的作用,它们只是帮助裁判员执法,让比赛更加公正,确保球场“冤案”不再发生。

然而,如果进球后不能着急庆祝,还得“让子弹飞一会儿”,这着实会让场上场下的人倍感不爽。

过于严苛的判罚,将令球员们畏手畏脚,遏制他们的进攻欲望,各球队也会选择更稳妥的战术。对观众而言,正是因为有争议存在,许多比赛场面才能永远让人记住和谈论。

这些高科技手段辅助判罚,或许会降低比赛的趣味性,影响足球比赛的观赏性和流畅性,甚至会让比赛显得尴尬——就在法国队尬完几小时后,波兰门将什琴斯尼在和阿根廷的上半场比赛中,出手扑救时,撞中梅西面部。这个看似正常的碰撞,竟然触动了VAR,并被吹罚点球,这一波操作着实让人匪夷所思。

关于新技术的争议,从来不会停止。既要维护结果的公平性,又要保持运动的流畅度,这对包括足球在内的许多项目都是一道难题。

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,误判不应该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,减少人为造成的错误,应该是所有体育运动共同追求的目标。

■文/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叶竹

视频 /何佳洁 李致远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