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到CBA新赛季赛程时,让我感到有些错愕——这不仅是一场职业联赛的调整,更像是打工人所向往的“理想职场”!新赛季CBA常规赛从52轮缩减到42轮,意味着球员的“上班时间”直接减少了19.2%。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,即使想少干一个小时也要琢磨年假才行,而如今CBA球员却轻松享受着“今年活儿少点,工资不变”的福利,这种传闻中的“降量不降薪”操作实在让人羡慕。
官方声称此次调整是为了配合世界杯预选赛和全运会,确保球员有足够备战时间,这看似合情合理。然而越想越觉得心生羡慕:我们加班熬夜赶项目时,公司从未主动提出“最近任务重,你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工作量”,更不用说敢提出“希望少干20%的活但工资不变”的奢求,恐怕会被当场斥责。与此相比,CBA球员仍按常规进行训练,领取奖金,而且赛程还灵活缩水,难怪有人称他们为“职场赢家”。
虽然羡慕归羡慕,但不少球迷和我一样开始质疑:毕竟CBA作为国内顶级篮球联赛,频繁调整比赛场次是是否太过随意?其中有网友开玩笑说“论业余,咱们是专业的”,虽有讽刺之意,但也不无道理——职业联赛的核心在于稳定和规范,今天因为这个缩减赛程,明天是否会因其他原因再次改变规则?如果长此以往,联赛的专业性恐怕会引发质疑。
总的来说,我们羡慕的不仅是球员“少干活多拿钱”的待遇,而更希望体现出“尊重劳动强度”的态度。希望CBA在关心球员的同时,能够更多地考虑联赛的长远发展,避免“舒适”成为“不专业”的代名词。毕竟,虽然打工人可以做梦,但职业联赛的口碑却无法经受一次次的“随意调整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